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蒋光藻(精确检索)
作者:谭向红(精确检索)
8条记录
褐家鼠耐饥性研究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4

摘要:实验室研究发现,褐家鼠有较强的耐饥能力,平均达108h,最长达229h,这种能力能使其渡过许多灾害条件.研究还发现,耐饥性与年龄、性别、体重以及供水与否没有显著关系。

关键词: 褐家鼠,耐饥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田鼠类数量调查方法的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摘要:在封闭种群中,通过标记重捕和标记夹捕法对农田害鼠的种群数量N,捕获率P和密度D进行了估计.分别为72,0.1528,42只/公顷和85,0.1882,55只/公顷.两种方法间结果差异不大.使夹捕法可用以估计害鼠种群数量,扩大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农田害鼠 种群数量 标记重捕 鼠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灭鼠时间对农田鼠类群落的影响

植物保护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从1987年6月到1990年5月在四川省德阳市农村设置了4个试验区,即不防治区(A区,对照);秋季防治区(B区);春季防治区(C区)和不定期防治区(D区)。各区均位于成都平原,生态条件,气温年降水量、日照、鼠种类别、作物种类和布局等条件基本相同。每试验区面积10公顷,连续3年逐月进行鼠情监测。每月每区布一号铁质鼠夹300夹夜,记载鼠种、数量、性别、年龄、怀孕生殖状况、胃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西农区小型兽类分布研究

兽类学报 1991 CSCD

摘要:经3个监测点三年定位布夹监测数据分析发现,川西农区田间小兽的密度分布有明显的院落依托性,即离院落越近的农田中密度越高。分布模式呈Logistic曲线。家栖鼠(如褐家鼠、小家鼠)比野栖鼠(如大足鼠和黑线姬鼠)更集中于院落周围。不同季节的密度分布有显著差异,春、夏季多集中在离院落50—70米范围。秋、冬季别离院落越近,其密度越高。

关键词: 小型兽类 密度分布 害兽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线姬鼠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动规律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1991

摘要:本文研究了黑线姬鼠的食性,性比,年龄结构、季节消长规律及种群增长模型.结果表明,黑线姬鼠的上述特征随季节略有差异;喜食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平均性比(?)为1:1.2850;在繁殖季节的春秋两季,亚成体和成体居多,种群呈增长型;一年之中形成春秋两个数量高峰,春峰高于秋峰;该鼠种群的瞬时增长率为:r=0.6746.

关键词: 黑线姬鼠 种群特征 种群增长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田鼠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1990

摘要:本文综合报道了四川农业害鼠的种类、分布、群落结构、发生规律、监测技术、年龄判别技术、鼠害调查、防治指标及化学防治最佳组配方案。四川农业害鼠分布可概划为盆地、盆周、盆西、盆西南及川西北五大生态区;限制黑线姬鼠数量增长的主要外界因素包括日照、降雨、温度和种群分布状态。研究制定了农田害鼠“三定”监测技术和黑线姬鼠年龄判别的数学模型新技术;指出了鼠害防治指标是一个动态指标;农田鼠害程度调查宜采取平行线跳跃式方法;文章提出的“春季灭鼠,分片定量,定向投饵”及相应的配套技术,经上千万亩试验示范证明可节省投入30~50%,灭效高于90%,无鼠害持续时间达11个月以上,每亩挽回粮食10公斤以上。

关键词: 啮齿动物 农田鼠害 发生规律 监测技术 防治技术 四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园生态系统中主要昆虫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分析

四川农业学报 1988

摘要:本文对不同生态类型茶园昆虫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证明,自然生态区的昆虫种类最多、多样性指数最高,单一害虫优势度低;生防区、自然生态恢复区和化防区昆虫多样性指数低,单一害虫优势度高,常常频于成灾;综合防治区昆虫群落结构多样性仅次于自然生态区,远高于其它各区,主要害虫不突出,益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处于低数平衡状态。

关键词: 茶园虫害综合防治 昆虫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四川省芦山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园害虫综合治理的可行性研究初析

农业科学导报 1986

摘要:本文采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系统研究了自然生态区、自然生态恢复区、综合防治区、生物防治区和化学防治区茶园昆虫的群落结构和种群动态.采用聚类分析和二维排序等数学方法分析了各主要技术措施的相关性.结果证明,综防区茶园中昆虫(螨类)的群落结构变差小,群落演替趋于稳定,害虫爆发的可能性小.在各种植保措施影响下的茶园昆虫(螨类)群落组成沿着最大群落变差展开的排序是:自然生态群落—综合防治群落—自然生态恢复群落—生物防治群落—化学防治群落.因此,适当引入或加强某些控制因素,完全可以维持茶园生态系统中昆虫群落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从而控制害虫的猖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